當AI生成的假影片充斥社群平台,到底該怎麼分辨真假?這篇教你六個2025年最新識別技巧,保證連你阿嬤都能看懂!
各位網友最近應該都有發現,AI生成的影片正瘋狂攻佔各大社群平台。從TikTok、YouTube到IG限動,你可能早就看過這些誇張內容:像是突然闖入後院想靠近小孩卻被狗狗嚇跑的熊、或是短吻鱷貼心歸還人類寶寶的溫馨畫面——沒錯,這些全都是假的!
更可怕的是有些AI影片根本讓人防不勝防,像是網紅美妝教學或牧師激情佈道這種看似平常的內容。別擔心,小編整理了六個2025年最新的識別訣竅:
1. 畫面詭異破綻藏細節
最明顯的破綻就是畫面閃爍或扭曲。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物體邊緣模糊變形、陰影方向不一致,或是背景人臉突然糊成馬賽克。就像最近瘋傳的美國白頭鷹塞車影片,右側畫面明顯出現不自然跳動。
2. 畫質莫名過時粗糙
現在連阿公的門鈴攝影機都能拍4K影片了,如果你看到號稱「超震撼」的內容畫質卻像1992年的V8攝影機,那個粒粒分明的馬賽克根本就是AI露餡的鐵證!像之前流傳的歐巴馬模糊演講影片,或是洛杉磯V形幽浮影片都是經典案例。
3. 真實到讓人發毛
有些AI影片反而因為「過度完美」露出馬腳。像是新生兒在醫院微笑的影片,每個人都像開了美肌模式零毛孔,光線完美如電影打光,更詭異的是所有人眨眼節奏都不自然!
4. 動作卡卡不流暢
注意影片的流暢度和速度感。很多AI生成的歷史重現影片(像是龐貝城火山爆發當天)都有種夢幻般的卡頓感,雖然營造出電影氛圍,但幀率和節奏就是哪裡怪怪的。
5. 聲音嘴型對不上
用耳朵也能抓AI假影片!如果人物講話時嘴型與聲音不同步,或是背景環境音不合理(比如空曠場地卻沒有回音),八成就是AI生成。像之前流傳布萊德彼特幫珍妮佛安妮斯頓剪髮的影片,整段完全靜音就是典型破綻。
6. 內容誇張到不合理
最後也最實用的判斷原則:如果影片讓你忍不住想「這太扯了吧?」,那八成就是假的!像之前爆紅的嬰兒走秀影片,實際想想那個月齡的寶寶根本還不會走路啊~
常見QA補充包
- 有檢測工具嗎? 目前有幾款AI偵測工具,但連專業系統都可能被熊影片騙過
- 浮水印算破綻嗎? 看到Sora等平台logo當然是AI影片,不過很多人看入迷時會自動忽略
- Deepfake和AI垃圾內容差在哪? 後者多是搏眼球的娛樂影片,前者則是用來冒充真人事件的惡意造假
只要記住這些要點,下次在社群看到離奇影片時,你就能立刻化身真假柯南啦!
手機巴士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