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位科技資訊
MPBus.COM

中國光子量子晶片突破!運算效能飆升千倍 12,000片晶圓產線曝光

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發佈革命性光子量子晶片,聲稱特定任務運算速度可比頂級GPU快上千倍!這項由上海交通大學支援研發的技術已投入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,年產12,000片晶圓的生產線正式運轉,將如何改變AI與量子運算的競賽格局?

根據《南華早報》獨家報導,中國首度實現光子晶片「設計-製造-封裝」全流程自主化,由無錫CHIPX研究院與上海圖靈量子聯手開發的6吋薄膜鈮酸鋰晶片,號稱在複雜方程式求解等任務中,效率超越傳統電腦物理極限。

光子晶片實驗室

該晶片採用光子取代電子傳輸資料,單片整合超過1,000個光學元件,不僅運算速度更快、能耗更低,更開創性地結合電子光學共封裝技術。上海交大物理系教授金賢敏強調:「這將是邁向百萬量子位元系統的關鍵基礎設施。」目前已在金融風險模擬與分子藥物設計等領域實際應用。

最令產業界矚目的是CHIPX建置的年產12,000片晶圓試產線,儘管對比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仍有差距,卻是全球首條專攻薄膜鈮酸鋰材料的6吋光量子晶片生產線。每片晶圓可切割約350顆晶片,研究團隊正朝8吋晶圓與新材料開發邁進。

晶圓生產線

技術突破背後仍存隱憂:光子晶片對製造缺陷極度敏感,熱飄移問題尚未完全克服。業界專家指出,所謂「效能超越NVIDIA顯卡千倍」的說法僅限特定演算法,現階段仍無法取代通用型GPU。量子硬體從實驗室到商用量產,還需解決錯誤率控制與系統穩定性等挑戰。

全球光子競賽正白熱化!美國PsiQuantum今年宣佈採用12吋晶圓製程,歐盟也將光子技術納入量子計畫重點補助。這款中國製晶片是否能突破「實驗室效能與量產表現」的死亡之谷,將是觀察量子計算商業化進程的重要指標。

量子運算視覺化

值得關注的是,該技術已與5G/6G通訊、AI資料中心展開對接測試。研發團隊聲稱設計週期從半年壓縮到兩週,這種快速迭代能力對需要精密調校光子路徑的晶片至關重要——些微的幾何結構變化,就可能完全改變光子在系統中的傳導特性。

贊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