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MIT媒體實驗室的極簡空間裡,一副特殊眼鏡正重新定義「意念操控」的可能。Google科學家開發的腦機介面裝置,讓使用者僅憑專注力就能驅動機器足球,究竟這項黑科技如何運作?我們實際進入實驗室體驗⋯⋯
走進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,研究科學家娜塔莉亞遞來一副外觀普通的灰色眼鏡。仔細觀察會發現鏡架內側鑲著三道銀條——每條都佈滿微型感測器組成的矩陣。當她把機械足球放在桌面時,我的腦波已悄然與裝置連接。
「試著做些基礎心算練習。」娜塔莉亞建議道。我開始默念17的倍數,幾秒後神奇的事發生了:那顆足球突然亮起藍光開始自轉!這不是魔術,而是腦電波(EEG)與眼電圖(EOG)感測器即時捕捉到我神經活動的證據。每當我的專注值超過設定閾值,預設程式就會啟動球體反應。
「保持集中!」娜塔莉亞說話時,足球又開始旋轉舞動。這套系統的敏感度出奇直覺,當我思緒飄散時球體便靜止不動,重新聚焦時又即刻響應。這種即時反饋機制,正是這款原型機最驚人之處。
儘管目前僅用於研究,這項技術已協助漸凍症患者與外界溝通。每週持續湧入的購買詢問,都被研發團隊婉拒。娜塔莉亞坦承:「我們清楚知道這項技術可能遭濫用的風險。」現階段裝置仍需搭配客製化程式運作,距商業化尚需時日。
這副眼鏡重新劃定了人機互動的疆界——當科技能直接讀取我們的生物訊號,或許未來的智慧裝置真能達成「心想事成」。不過在驚嘆之餘,如何建立配套的科技倫理框架,將是所有開發者必須面對的課題。
手機巴士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