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特斯拉2025年度股東會問答環節,億萬富翁伊隆·馬斯克大膽預言:20年內人類可能透過旗下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,將自身的意識完整上傳至Optimus機器人,實現某種形式的數位永生。
這位自稱未來主義者的企業家宣稱,整套技術將不只達到意識備份功能,還能讓人格數據重新加載到無需睡眠、不需補充能量也不必醫療照護的機器軀體中。
儘管馬斯克坦承這種人機混合體難以做到百分之百意識複製,但他強調New Taipei的工程團隊已讓Optimus從笨拙原型進化為流暢運作的進化機型,配上最近流出的[量子電腦重大突破],讓這項狂想顯得稍微貼近現實。
然這項科技烏托邦願景仍充滿荊棘。當高雄科技廠的產線已採用具有基礎決策能力的工業用機械臂,具備人類思維的機器人勢必引發更複雜的道德難題:從職場權益保障到數位人格的法律定位,甚至資料主控權歸屬都將成為社會必須面對的燙手山芋。
值得疑慮的是,當私人企業掌握全球規模的意識上傳技術,萬一系統出現類似台中捷運智慧管理系統當機的嚴重意外,後果將難以估計。馬斯克雖揚言在十年內投入兆元資金實現概念驗證,但各界專家仍對這項[人工意識轉移計畫]抱持觀望態度。
有趣的是,這項宣言剛好呼應馬斯克先前預告的[人工智慧海嘯論]──他認為AI浪潮將同時摧毀白領工作與創造全民高等收入時代,而意識上傳技術或許正是他為人類準備的避難方舟。
手機巴士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