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最新推出的Nano Banana Pro AI繪圖技術,已經模糊了真實影像與AI生成內容的最後界線。這項突破性發展雖令人驚豔,卻也引發了對數位真偽辨識的深層擔憂。
最近實際測試這套系統時,它完美重現了經典美劇中的高中美式足球場景——儘管我刻意避開演員本名與劇名,Nano Banana Pro仍自動生成與原作高度近似的畫面。更驚人的是,連過去AI最不擅長的文字細節,例如商店招牌或T恤印花,現在都能精準呈現。
多年的AI繪圖發展史中,「文字生成」始終是最大技術瓶頸。還記得早期模型連簡單的店鋪招牌都會出現亂碼嗎?Nano Banana Pro透過Gemini 3架構與Google龐大資料庫的整合,幾乎完全攻克了這個難題。實際輸入「水循環圖解」等指令,產出的資訊圖表不僅文字零錯誤,版面編排更具專業設計水準。
這項技術最具潛力的應用在於資訊圖表製作。使用者只需提供資料來源連結,系統就能自動生成視覺化圖表。測試時輸入某篇好萊塢AI產業分析報導,成果竟完整濃縮文章重點,連指定使用的舊版媒體LOGO都精準置入。這種能力雖帶來創作便利,卻也令人憂心資訊操弄的可能性。
隨著AI影片工具Veo 3、Sora相繼問世,再加上Nano Banana Pro的圖像突破,我們正面臨數位真偽偵測的全面失控危機。測試過程中,系統雖能阻擋明顯的健康假訊息請求,但仍出現個別漏網之魚——這顯示現行防護機制仍存在漏洞。當社群平台開始充斥真假難辨的AI生成內容時,普通使用者根本無從分辨眼前影像的真實性。
無可否認,Nano Banana Pro確是當前最強大的創意輔助工具,它讓平凡使用者也能產出專業級視覺內容。但這把雙面刃的鋒利程度已然超越以往任何AI工具,如何防止技術遭惡意濫用,將是Google與整個產業必須嚴肅面對的難題。
手機巴士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