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最新力作iPhone Air上市僅月餘,供應鏈卻傳出大幅砍單消息。知名分析師揭露產能恐縮減八成,讓人不禁好奇:這款超薄美型旗艦是否叫好不叫座?蘋果的下個破局關鍵可能就在摺疊機領域!
iPhone Air的「銷售蜜月期」似乎來得快去得更快。這款發表時引發熱烈討論的極薄機種,開賣後迅速降溫。就連因eSIM(嵌入式SIM卡)技術延遲開賣的中國市場,短短幾週後也已幾乎隨買隨有。專門追蹤蘋果動態的分析師[郭明錤]近期更在社群平台透露,該機種供應鏈已啟動減產計畫。

「iPhone Air實際需求遠低官方預期,供應鏈正全面調降出貨目標與產能。」郭明錤在貼文中明確指出:「產能規劃普遍將在明年第一季縮減80%以上,某些供貨週期較長的關鍵零組件,甚至傳出今年底前就會停產。」若消息屬實,iPhone Air恐成為近年銷售表現最令人意外的蘋果手機。
業界觀察家分析,iPhone Air主打的超薄機身定位,在當今智慧型手機市場確實略顯尷尬。從消費者實際回饋可見,雖然外觀設計、握持手感等硬體質感普遍獲得讚賞,但續航表現、拍攝能力和音質輸出等關鍵體驗的妥協幅度,卻超出多數用戶預期(當然,32900元起跳的定價也是考量因素)。

郭明錤進一步分析,iPhone Air的銷售瓶頸證實「現有Pro系列與標準版機型已完美覆蓋高階用戶需求」。從mini機型、Plus版本到此次Air概念的嘗試接連受挫,顯示現階段蘋果「難以在既有產品架構中找到全新市場定位」。
不過這些挑戰都建立在現行手機形態框架下。若將眼光放遠,備受矚目的摺疊iPhone或許才是真正破局關鍵──
- 數年來的各方傳聞已為市場期待值全面暖身
- Android陣營的多代摺機發展完成前期市場教育
- iPhone Air驗證的精密製造技術可無縫轉移
從這角度思考,或許iPhone Air的任務本就不在銷量,而是為真正革命性產品鋪路的技術載具。

當超薄美型機遇上市場冷水,果粉們或許該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創新維度。畢竟在科技戰場上,今日的挫折往往孕育著明日的驚喜。
手機巴士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