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大陸安全部門正積極將AI技術應用於社會監控體系,從語音辨識到行為預測,打造全方位數位管控網路。各地警務人員集結參與技術研討會,瞭解最新監控科技應用方案。
近日在中國舉辦的安防科技研討會上,來自各省市的警務人員齊聚一堂,聽取科技公司與政府研究單位展示如何運用人工智慧「優化」社會管控。與會企業高管公開表示,正與少數民族地區警方合作部署語音辨識系統,該技術號稱能解析超過100種漢語方言與少數民族語言。

大陸安全部門研究人員則提出機器人巡邏方案,透過訓練AI辨識抗議標語等「可疑物件」,未來可減少警力上街巡邏的需求。有業者更展示大數據分析系統,聲稱能根據個人的就醫紀錄、網購習慣、鄰里互動與智慧家電使用紀錄,精準分析個人生活模式、社交網絡甚至心理狀態。

某家主打「智慧安防」的新創公司執行長演示其城市安全平台時強調,系統能整合民眾的數位足跡與物聯網裝置數據,建立個人行為預測模型。這類技術宣稱可提前預判「潛在風險」,但也引發個資保護與隱私權的爭議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監控解決方案多數以「智慧城市」建設需求,將安防系統與市政管理功能整合。部分地方政府已開始試點「AI網格員」制度,透過智慧監控取代傳統人力巡查。專家指出,這波AI監控技術發展浪潮,正快速重塑中國的城市管理模式與穩固社會安全穩定。
手機巴士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