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最新《2025全球工業自動化報告》顯示,高達84%歐洲專業人士肯定協作型機器人對產業升級的關鍵價值,這項趨勢將徹底改變未來十年製造業人力結構!
協作機器人獲得壓倒性認同
Universal Robots最新調查針對歐洲8國2,174位專業人員(含351位德國代表)發現,每4位就有超過3位看好協作型機器人(Cobots)應用,僅3%受訪者持反對立場。更有93%專業人士預測,未來十年內將有至少10%勞動力需與機器人協同作業。

德國實證效益明顯
目前在德企中有35%已部署協作機器人,另有31%正規劃導入。值得關注的是51%歐洲受訪者相信Cobots至2030年將創造更多職缺,德國也有47%專業人員認同此觀點。而在效益方面:
- 89%企業導入後量測到顯著效能提升
- 52%企業生產力成長10-25%
- 30%企業達到26-50%的躍升
- 頂尖6%企業效能增幅突破50%
產業痛點與導入動機
德國企業列出三大投資關鍵理由:
- 提升產線效能(68%)
- 降低營運成本(68%)
- 優化產品良率(62%)
不過仍有46%德企認為系統整合是最大挑戰,此比例高於歐洲平均的33%。產業分析師建議,選擇模組化設計的協作機器人能有效降低技術門檻。

供應鏈解方新曙光
這份報告還揭露重要趨勢:91%專業人士確信Cobots能緩解至少10%供應鏈瓶頸。隨著台灣科技製造業面臨缺工壓力與國際訂單波動,業界人士指出:「具備快速部署特性的協作機器人,將成為維持台灣供應鏈競爭力的關鍵解方。」
報告最後強調,未來三年將是企業導入協作型機器人的黃金期,建議製造業者儘早評估適合的自動化升級方案,以確保在全球產業鏈的關鍵地位。
手機巴士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