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新創Figure AI旗下人形機器人團隊在BMW南卡工廠進行長達11個月的實際生產驗證後,近日帶著滿身刮痕光榮退役。
這批被稱為Figure 02(F.02)的雙足機器人在德國汽車大廠的實際裝配線上,累計參與生產超過3萬輛BMW X3車款,並成功搬運9萬餘片金屬板材零件。執行長Brett Adcock特別公開機器人「戰損照」,從磨損的外殼到佈滿油漬的關節,都成為工業級應用的最佳見證。
刮痕成最佳見證:11個月嚴酷考驗
初期外界質疑這只是小規模概念驗證,但當機器人帶著佈滿刮痕與汙損的軀體出現時,所有懷疑都不攻自破。 這些意外形成的「榮譽勳章」,如實記錄著機器人在產線高強度作業環境下,每日重複精密動作的耐久表現。Figure團隊強調,從外觀磨損狀態到系統運作時數的技術指標,都足以證明這是業界罕見的長期部署案例。
實戰數據揭露人形機器人極限
根據公開測試報告顯示,這批機器人在進駐BMW史帕坦堡廠區前六個月完成系統調校,第十個月即實現完整輪班制運作。值得關注的是,團隊同時揭露部署過程遭遇的關鍵硬體瓶頸:
「前臂」在測試中成為最主要故障點,原因在於要在人類尺度的肢體內,同時整合三軸自由度運動機構、散熱系統與線路配置,導致微控制器與線材在持續性動作下承受巨大壓力──這正是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領域鮮少被討論的技術痛點。
Figure 03新機種重大革新
透過前代機種取得的寶貴經驗,新一代Figure 03已針對關鍵部位進行結構改良:
取消傳統分電盤設計,採用馬達控制器直連主機的架構,徹底解決手腕部位動態線材纏繞問題。這項改動不只提升可靠度,也為後續機種的維修可行性鋪路,揭示工業級人形機器人正從實驗室加速邁入商業應用階段。
手機巴士






